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微循環障礙是血管再通后心血事件發生的病理基礎。微循環障礙是一個多環節的病理過程,對微循環障礙各個環節的研究與量化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Gene&I-SMC1/MC1型超高速動態可視化微血管研究系統可以使研究人員在實驗動物活體情況下觀察到腦、肝臟、腸系膜等器官的微循環狀況,針對微循環障礙過程中過氧化物產生、白細胞粘附聚集、微血管內壁損傷、微血管內的紅細胞運動速度減慢等環節進行分析量化,對于心腦血管藥物藥效評價具有重要作用。
當微循環出現障礙時,可促進血管內皮粘附分子、白細胞粘附分子的表達,引起白細胞與血管內皮細胞粘附。
微血管損傷后,血管通透性增大。向血管內注射大分子白蛋白會滲透到血管外間質中去。將大分子進行熒光標記,通過分析血管外間質熒光強度,即可分析血管通透性的變化。